成都城乡居民的朋友注意啦,成都市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出来了,从现在开始可以参保缴费了。就大家关心的一些常见问题给大家讲解,成都市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多少?集中筹资期是多久?如何办理参保登记?需要哪些资料?在哪儿缴费?哪些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大学生毕业后如何继续参保?
一、成都市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5年度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710元,成年居民个人缴费标准分为每人400元和520元两档;学生儿童(含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400元。
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成年居民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30元,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25元;学生儿童(含大学生)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10元,个人不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同时应参加当年的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两个保险费用合并征收。
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参加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居民,可自愿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成年居民的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433元,学生儿童(含大学生)的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40元。
二、成都市城乡居民医保 集中筹资期是多久?
按照四川省统一规定,城乡居民医保费统一按年征收,2025年度集中缴费期为2024年9月18日起至2025年2月28日止。
三、如何办理参保登记?需要哪些资料?
续保人员无需重复办理参保登记,直接通过缴费渠道办理缴费即可;新办理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先按下方参保登记渠道办理参保登记,再通过缴费渠道办理缴费。
(一)线上登记
成年居民和18岁以下散居儿童(含新生婴儿),可注册登录“四川省/成都市医保公共服务平台”,进入“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模块办理登记(该平台可通过PC端或微信小程序两种方式登记)。
(二)线下登记
1.在册在校学生、在园幼儿。在学校或幼儿园登记。
2.成年居民和18岁以下散居儿童(含新生婴儿)。在户籍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街道(乡镇)或村(社区)医保服务点登记。
3.政府资助参保对象。由相应资助部门进行参保登记。
办理参保登记,需要以下资料:
1.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应提供:身份证件。
2.非本市户籍成年居民应提供:身份证件、本市公安部门颁发的居住证。
3.非本市户籍未满18周岁的散居儿童(含新生婴儿)应提供:父母任意一方的本市户口本/本市公安部门颁发的居住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参保人身份证件等相关资料。
4.港澳台人员应提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5.外籍人员应提供:本市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者非本市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与《外国人住宿登记表》。所有资料均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四、成都市城乡居民医保在哪儿缴费?
(一)线上缴费
1.关注“成都医保”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便民服务”按钮,进入“集约平台”模块,点击“养老医保缴费”,选择任一银行缴费。
2.关注“成都税务”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办事-社保缴费”,通过“银行公众号缴费入口”,选择任一银行,输入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缴费。
3.通过微信“服务-城市服务-社保-社保缴费”,点击“缴费”,选择任一银行,输入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缴费。
4.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社保-社保缴费”,输入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缴费。
上述渠道支持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等支付方式。
(二)线下缴费
1.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缴费服务网点。
2.学校、幼儿园代收。
3.社保费代收银行网点(缴费网点以银行提供为准)。
五、成都市城乡居民医保哪些人可以参保?
1.在蓉高校、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幼儿园的在册学生和在园幼儿(含外籍和港澳台学生);
2.具有成都市户籍未满18周岁的散居儿童(含新生儿);
3.父母一方具有成都市户籍,或成都市公安部门颁发的有效《居住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满18周岁散居儿童(含新生儿);
4.具有成都市户籍,或成都市公安部门颁发的有效《居住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成年居民(不含现役军人);
5.在成都市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持有非本市《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本市办理了外国人住宿登记的长期居住外籍人员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成年居民。
六、大学生毕业后如何继续参保?
应届毕业生虽然已经陆续离校,但在校期间缴纳的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待遇将延续至年底。医疗保障不断档,让处于身份转换期的毕业生也打消了后顾之忧。虽然应届毕业生相关待遇可延续至今年年底,但如果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选择自由职业和创业的,应当及时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或者在户籍地、居住证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接续基本医保参保,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选择参加工作、继续深造,还是灵活就业,都需要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保对降低看病负担,维护生命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届毕业生在进入新角色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参保情况。
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是国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以试用期等为由不为员工缴纳医保的均属于违法行为。此外,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可以在就读高校或科研院所所在地继续参加居民医保,一般由所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统一组织参加或集中办理。
目前可提供
24小时服务热线